布鲁日的“艳遇”
本帖最后由 大地 于 2012-12-7 08:45 编辑五年前的旅游片,学学HDR,在多彩的画面上重新感受一下这个比利时古城的味道。
P1 布鲁日的标志风景之一。由此乘船可从古城穿过,饱览美丽风光。
P2 超喜欢这片。像梵高的风格。的确是原片反差越大,HDR的效果就越好。
P3 民居房屋的砖石
P4 快乐的街头艺人。我原本要掏1欧元给他,结果摸错了,只投了5毛(两种硬币大小差不多)。
P5 玻璃橱窗里的各种色彩
P6 街口的景致看起来与荷兰没什么差别
P7 这个是其实是水井。可以看到左边有压水的铁杆。不过咱不会弄个啥狮子蹲在上头。
P8 沿河的房子装点着鲜花。打开的窗户可以看到纺织工的仿真蜡像。比利时北部和荷兰南部弗莱芒区曾为欧洲纺织业中心。
P9 多彩的房子和“大排档”
P10 当地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我忘记名字了)。数码长焦的噪点被HDR无情地暴露出来了。
P11 有名的比利时华芙(用这个当午餐对咱中国人来说真是坑爹啊)
P12
P13 我爱这群花,给我幸福感
P14 红房子、橙房子、灰房子、粉房子……(用5档速度来5遍试试{:soso_e100:})
谢谢浏览。多提意见哈。 本帖最后由 走四方 于 2012-12-7 09:23 编辑
把人带进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城,数百年古老的房屋仍然保存那么完好。它们加杂在现代建筑之中,透显出当地的历史文化。清清的河水围绕在人们脚下,美丽的鲜花布满大街小巷,生活富足的人们在街道旁遮阳棚下饮酒纳凉,男人身材健硕,女士姚窕风满,就连拉手风琴的乞讨者也是那么有风度,虽然还没一文钱,但他依然面带笑容演奏者人们熟悉的乐曲。
还没到作礼拜的时候,教堂里凝静肃目,高高的屋顶似乎只有高抬头才能见到上帝,在那里只有崇拜和信仰。
也许国外风光原本就如此美丽,高大的红房鲜艳的黄花辉煌耀眼,再加作者的前景布局让人赏心悦目。组片色彩稍艳,可能是作者的创作之衷吧。
很悦目的一组片,带来异国他乡的感受,谢谢作者啦。 四方敬上{:soso_e179:}{:soso_e163:}
不是咱崇洋媚外,人家那地方感觉就是好,不像咱这个地方,到哪看到的都是四不像,人多的像那个啥{:soso_e113:} 赏心悦目的旅游片~~ 走四方 发表于 2012-12-7 06: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人带进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城,数百年古老的房屋仍然保存那么完好。它们加杂在现代建筑之中,透显 ...
十分感谢四方老师点评。
布鲁日的风景的确很美,古迹保护的也好,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去的时候天气不错,天比片子里面的还要更蓝一些。因为HDR, 天色被提亮了。
当初去的时候还是以玩儿为主,走马观花(我们一天跑了四个城市),只呆了半天。因为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拍,所以片子不多,一些经典的景地因为当时个人技巧所限没有拍好,也挑不出来什么片子了。有机会再去的话,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好好拍拍。
海纳百川 发表于 2012-12-7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咱崇洋媚外,人家那地方感觉就是好,不像咱这个地方,到哪看到的都是四不像,人多的像那个啥{:soso_e11 ...
呵呵,到了西欧不崇洋媚外是由不得自己的。虽然是弹丸之地,但是明显能感觉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人文素质、公民意识、民主制度、公共设施、医保福利、教育条件等各方面都足够中国不吃不睡加速追赶至少二十年。很多人觉得我们羡慕人家是妄自菲薄(特别是中国充大头去所谓拯救欧美之后,很可耻的是每一分钱都是咱腰包里被无声无息捐出去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到过当地,没有亲身体验,不了解。从工业革命起到改革开放初,中国的社会发展就一直停滞不前。我们的现在很多的社会问题其实是他们150年来曾经面对并慢慢解决掉的。所以还是我们还是要低调再低调,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别老 发表于 2012-12-7 0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赏心悦目的旅游片~~
谢谢别老加精支持。以前没尝试过HDR。发差大的片子灰常好用,反差小的不如不用。个人经验。 大爱啊 很静谧,没城管,没有高音喇叭的吆喝声。
过几天你就要走了,这回带的器材是鸟枪换导弹了。记得在国外也要经常来发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