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技巧入门篇
大家都知道一般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相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所以景深,其实就是焦点前后,肉眼能接受的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我们是可以进行控制的,所以根据拍摄需要来控制景深的摄影技术,我们称作为“景深摄影技巧”。
景深一般由三个方面来控制:光圈、镜头长短、拍摄距离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因为景深变浅,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长。
f/2.8
f/5.6
f/11
f/22
大光圈
小光圈
2.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在光圈、快门都不变时,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镜头会让景深变浅。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长。
广角镜头
中长焦
3.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浅,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长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长。
近距离
远距离
由上面三点我们可以发现景深的长短,主要是由光圈、镜头焦距及拍摄距离来控制的,因此在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合中,我们就可以调整这些要素来拍出合适的照片。
TIPS:对于业余拍摄者来说,会去读景深表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用经验法则去判断景深长度;另一个方法是利用相机的「景深预视」功能,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判断景深长短,这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不过它的缺点是当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因为进光量变小,而使得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看出去会变得比较暗。
经验总结:1、就一般的拍摄情况来说,在拍摄风景的场合,我们常利用长景深来表现整个清晰的场景,所以使用缩小光圈的方式来拍摄。但因为光圈缩小进光量也跟着变小,使得快门速度变低,就需要使用脚架来稳定机身,这也是风景摄影常会用到脚架的原因之一。
2、当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可利用浅景深的方式来模糊被摄体前后的景物,藉以凸显主题的强度,同理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拍摄其它场合。只要是为突出某个主题,浅景深是一个很方便的手法,所以一般在购买器材时,会依据需求选购一两支大光圈的镜头,除了能在低光度下拍摄外,能灵活运用浅景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soso_e179:}学习 对初学者来说很好,学习 图文并貌向我们这样的小鸟才能看得懂,希望以后能多看到这样的题材,谢谢猪猪。 {:2_39:} 新手学习了一遍一遍地看实践中融会贯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