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友:您的这批作品取材偏向于“小品”,为什么会选这样的角度?
Tony Guo:气势磅礴,富有光影效果的大型风光作品固然能令人热血沸腾, 但是宁静简洁的小特写也同样能扣人心弦, 激发联翩的遐想。由于迫使人对画面里的有限元素进行高度的集中,因而它有时更富视觉冲击力,可给人带来更多的思维空间。同时,正是由于构成元素的简单,因而对构图、光线处理等的要求都很高,掩饰的余地不是很多,这对摄影人往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摄友:在您的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拍摄感受或者经验?
Tony Guo:拍摄这类作品经常会招来旁人不解甚至怀疑的目光。试想如果看到一个人对着一堵“什么都没有”的墙壁或一户人家的窗户架起脚架在瞄准,或者长时间呆呆地等待光线,大概很多人都会把你当成傻瓜吧?记得有一天清晨我半蹲在街头拍摄一个我觉得构图和光影都很有意思的地下室气窗时,有路人居然好奇地问我是不是在拍摄什么稀有的昆虫或动物。
我在拍摄这个系列时大多都采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因为我想达到一种脱离透视感的平面图效果。为了同一目的我尽量都使用小的光圈,这样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景深,力求画面中所有的元素都清晰可辨。
摄友:您认为摄影师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呢?
Tony Guo:眼光,也就是说对美的感悟。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少发现。当今的摄影器材日新月异,掌握器材操作拍出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对任何人来说已经几乎不成问题,借助后期的电脑加工更可以把照片修饰得尽善尽美,但如何在这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如何通过培养个人美学修养并由其引导摄影主题创作。美学其中一个重要专题是形式感,我觉得这一点对要捕捉镜头的摄影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培养敏锐的形式感可以令我们提高审美趣味及增强艺术创造力。
摄友: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Tony Guo:一张好的作品应该脱离标准化的老套子,不应简单地重复已有的东西,而应该表现出摄影师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感触。当然我们并不提倡为了“发明”一种独特的风格而标奇立异,脱离了美感,不为大众所接受。此外,好的作品必需有系列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明显地表达作者的创作追求。有不少摄影爱好者都只以拍到一两张得意的照片参加比赛得奖为满足,今天去拍山水,明天去拍农庄,后天去拍海鸥,结果是作品单看都不错,但是缺乏整体性,难以表现个人风格。
“ 一张好的作品应该脱离标准化的老套子,不应简单地重复已有的东西,而应该表现出摄影师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感触。”
Tony Guo,1986年起在美国开始业余摄影。后在纽约多间艺术学院专修美术及摄影专业课程,成为自由职业摄影师并熟练掌握黑白及彩色暗房技术。目前摄影范围主要是艺术摄影,内容包括野生动物、自然风光及抽象艺术。作品曾多次在纽约市画廊及美国东部各州的年度艺术节上展出,并多次获奖,其中在2000年美国康州密斯狄第四十一届艺术节中荣获总冠军。2006年8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个人影展,2007年10月在纽约市New Century Artists 画廊参加集体展览。
目前主要使用器材
- 大片幅:Horseman FA 4×5座机,国产Fotoman 617
- 中片幅:Pentax 645N、645NII 及Pentax 6×7机身及镜头系统
- Nikon D2X数码机及 Nikon 镜头系统
- Nikon Coolscan 8000及9000型数码扫描器
- Epson 7600 大画幅喷墨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