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互动交流 摄影教学 浅谈关于微距拍摄的一些体会

收藏

0

3

分享

图文 浅谈关于微距拍摄的一些体会

小木可 2011-4-8 03:44:33
来源;蜂鸟网


浅谈关于微距拍摄的一些体会

17751259.jpg
一、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什么是微距

微距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看到的一些景观,是需要你来尽最大的聚焦能力来宏观表现的一个微观中的场景,这就是微距特写。微距的拍摄就是聚焦拍摄,因为微距世界的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必须放大镜头的倍数才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这个被摄体的精确聚焦,假设从镜头到蜜蜂的距离变化了1厘米,都会失去焦点,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在拍摄奇妙的微距照片过程中,准确的对焦是出片的前提。

一、微距拍摄中的注意事项

1、 不要认为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拍摄微距

我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练习微距拍摄,其实微距拍摄更需要好的光线,因为微距更需要表现细节,如昆虫的复眼和绒毛等细节。因此在拍摄微距的时候最好选择在天气好而又光线柔和的时间段内拍摄,最好的时间是上午的9点中左右,下午2~3钟以后,也就是早晨太阳出来不久,下午太阳落山之前为最佳拍摄时间。

2、 需要稳定的拍摄环境

这里主要是指应该尽量避免在有风的天气拍摄微距。如果是固定的物体,比如静物特写还可以,但是如果拍摄的是花卉类和昆虫类,就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可谓勉为其难,经常糊片。在昆虫类的微距拍摄中最难拍的是蝴蝶、蜜蜂和蚱蜢等,尤其蝴蝶似乎一刻也不会闲着,警惕性非常高。我从来不曾拍到过一张自己满意的蝴蝶图片,因为它的翅膀一直在不停的煽动,即便是停下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因为有风,哪怕是一丝微风也会使蝴蝶的翅膀舞动!

3、 构图的困惑

或许微距拍摄最难的是构图,这是因为在一个微观的范围内,需要表达出拍摄者想反映的主题,这个主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是一朵花儿的花蕾还是花芯,是一片树叶还是它的枝干?这就是一种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微距表现的就是以小见大,就是把平常不易被人发现的影像通过微距拍摄反映给受众,这就是你要表现的思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拍摄起来就简单了,剩下来的问题就是要懂得取舍: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想表现花芯就舍去花瓣,如果想表现叶脉就舍去枝干,如果想表现昆虫儿的眼睛就拍摄它的头部。记住一点:以小见大就是微距需要表达的内涵思想!

二、微距拍摄技巧

关于这一点是我最不想谈的,因为我也是一个刚入门半年有余的新手,在很多高手面前我还是一个学生,但是看到有一些好友给我发信息希望一起交流学习,我就勉为其难,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吧,希望摄友们不断补充与纠正!

1、 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你在想什么——学会观察

不要以为你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影像,仔细地观察是摄像的灵魂,没有观察就没有摄影的艺术,假如你把摄影当成一门艺术!我在拜读大师级的作品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几天前的深夜,我还在拜读我的一位好友的超级微距作品,这就是FZ35版主融色入影的作品,相信很多摄友看到过他(她)的摄人心魄的作品,那是一种情操的升华和灵魂的洗涤),在他们的作品里你看不到一丝马虎的痕迹,也就是说在他们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他们已经通过仔细的观察勾勒出来了作品,这就是眼睛的观察所在!观察就是寻找,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其实寻找并不困难,因为任何景物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形象特征,这个特征就是颜色、形状、神情、动感等生命的符号。

2、 关于焦距

微距特写最常用的就是点对焦和点测光,个别情况下也需要中央对焦,这种对焦模式应用于相对范围内的对焦模式,但是一般而言,在拍摄微观景物的时候采取点对焦和点测光模式会得到相对准确的焦距。在我刚上论坛的时候,我的一个师友峰平剑安就告诉了这个拍摄模式,我因此也收益非浅。

3、 关于焦距的放大倍数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也好。实际上微距模式本身就带有虚化效果,因此在光圈利用上还应该兼顾到光线的配合,在光线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利用小光圈使被拍摄物体更加清晰。

4、 关于曝光

曝光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天气的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而言,在光线爆烈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副曝光补偿模式,即适当降低AE模式中的级别,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增加AE模式。

5、关于光影组合

(1) 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下,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但景物缺乏明暗反差,没有层次和立体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用这样的光线,照片好像平铺直叙,不生动。



(2) 逆光。也叫做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拍出的照片立体感和空间感强。因此,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光线。 我们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效果不错。


(3) 侧光。是指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大于0度小于90度角的光线,侧光下的物体,明暗反差好,具有立体感,色彩还原好,影纹层次丰富,而其中又以45度的侧光为最佳,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

( 4) 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顶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缺乏中间层次,拍景物、人物显得没有生气,是一种不够理想的光线。但对于老头儿、老农妇等特殊人物发黑的眼窝、突出的颧骨、刀刻的皱纹很有表现力。

(5) 低光。是指从地平面刚升起或将落下的太阳光线,主要来自早晨和黄昏。低光下拍出的景物十分生动,很有生气,而且这种光线色温低,呈暖红色调,具有特殊的色彩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光线。

(6) 散射光。也叫做假阴天光线,照度平均、光线柔和,光比小,色差小,在被摄体上没有明显的投影。这种光宜表现恬静美好的生活、纯情的少女和天真的儿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1-4-8 08:29:51
总结的不错
2011-4-12 00:38:30
{:2_31:}
2013-1-17 15:45:37
{:2_33:}
小木可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