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
用手背测光
森林中的环境和光线比较复杂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测光点,获得正确的曝光组合。这种方法不是用直接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而是测量环境中有中级反光率的表面,依照测得的读数曝光。因为在画面中,被摄景物中标准亮度的表面(中级灰表面)在照片上再现为中级灰影调,比它更暗或更亮的表面,则获得比中级灰更暗或更亮的影调;最标准的中级灰表面是反光率为18%的摄影测试灰板;而我们东方人的黄种皮肤,接近于18%的灰。将手背放置在被摄体的位置,并使它受光均匀,然后对其进行测光,并按照测得读数曝光,会使被摄体得到正确曝光。
拍摄树林 寻找侧光拍摄
除了昆虫,在森林中留给你最深印象的画面当然就是那一排排被阳光穿越的树林,“身在此林中”如何将这些触手
可及的光影树林收藏在画面中,是不是你最想做到的呢?首先,有角度的侧光应该是你拍摄树木时最应该利用的光线,此时画面中最好不会出现太阳。侧光拍摄不但能够表现树木的质感,而且画面层次和颜色都会非常丰富,前、中、远景的景深可以有很强的表现力。
构图时 适当选择拍摄前景
在拍摄中选择前景时,贯穿画面的线条你应最先考虑,林间小路、溪流或枯朽的树根等容易产生线条感的景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希望既表现前景中的细节,又不想损失背景的清晰度,可以使用f18 、f22的小光圈,并对焦于画面纵深靠近相机三分之一处。清晨柔和的漫反射光线可以使眼前得景物变得令你激动。
为“小植物” 寻找合适光线
森林里具有品种多样的花草植物,在你的四周,一个不经意地转身都会让你发现美丽的花朵;慢慢地行走,细心观察,往往越是漂亮的花朵越会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影友们对于花草的拍摄应该并不陌生,森林中拍摄只要观察利用好自然光,就可以创作出好作品。但在森林中花草的环境时常非常昏暗,一般只出现斑驳的光影,此时你最好寻找反射光加之利用比较理想;在找到美丽花朵的同时,还应该找到合适角度的自然光线,侧光和逆光都可以让画面中的花朵非常美丽(请参见右图实例)。
解决背景杂乱 多一种镜头选择
微距镜头是很多影友拍摄花草时的最佳选择,这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把主体烘托出来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背景被虚化后,就不再重要,构图时我们仍需要考虑其形态和颜色的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以更好地突出主体。而在森林比较杂乱的背景下,也可以选用长焦镜头,景深较浅,将影响主体的东西模糊,也是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侧光拍摄
可以使树叶或花朵的颜色十分艳丽,体现出植物独特的生命力。对其进行特写拍摄时,应该考虑选择比较暗的背景,进行平均测光后,选用大光圈拍摄
逆光拍摄
阳光从树叶或花瓣中透出,其质感细节表现充分,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会令你惊艳;拍摄这个画面时,你可以针对所拍摄环境中的花瓣和树叶进行点测光,并根据当时光比稍减1挡曝光。
当光线穿越过树林
如果想拍摄光线穿越过森林的画面,你可以选择适当的物品(比如:一棵树)为拍摄前景,并对树干上的细节进行重点表现,较暗的背景树林更能衬托出光线穿越的效果。此时,可以选择侧逆光拍摄,先对最亮部测光,以亮度作为曝光的依据,曝光采用光圈优先,画面阴影暗部较多,可以适当取舍;画面中因为我们将最亮处表现出来,前景树干部分也能够体现得很细致。
tips
由于拍摄飞鸟所要求的镜头比较专业且非常沉,不便于携带,所以不是专程前往森林进行飞鸟拍摄的影友,就可以放弃“大炮”了。(对于飞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上一期杂志“采风热线”栏目中找到相关详细且专业的介绍!)接下来我们则要着重介绍一些昆虫拍摄的技巧。
午后山顶 记录下森林的全景
穿过原始森林到达山脊。天空此时豁然开朗。群山苍苍茫茫,宽阔的防火带静如彩练,爬着大山的脊梁蜿蜒远去;一路上风景如画,生趣盎然,裸露的山岩姿态万千,盛开的野花风华正茂,我们应该一路拍下这样的美景。
日落前一小时光线适合
当你登上山顶,希望拍摄森林大全景,以日落前1至2小时的光线为最佳,这时光线的角度较低,太阳与地平线成45度角以下,光线柔和,反差较小,可以在画面上表
现更多的细节。可先对准环境中较绿的植物进行测光,再对准天空亮部进行测光,以中间值为依据进行曝光。
保持移动 跟随光线调整构图
选择高机位,视野开阔的地方拍摄,这样可以适当选择有层次的机位。正确地处理好远山,树木,大地的关系,也就是上面提到过的点线面的关系。此时,光线变化非常快, 应随时准备调整相机的位置和设置。随时追逐光线, 多尝试不同机位,如果光影位置不恰当,需要马上调整构图。
全景接片拍摄
拍摄大全景时,我们可以用全景接片来实现想要的效果。拍摄中,应当克服两个方面对数码全景摄影的影响。第一就是抖动,尽可能地在拍摄时保持数码相机的稳定和旋转平行;第二是噪点,尽可能地减少数码照片噪点的产生;第三,三脚架上最好有水平仪装置,这样可以随时观察,且尽可能地使数码相机保持水平状态。
日落时 选择更有表现力的云彩
日落时光比很强,当你到达森林的山顶,是否感觉拍摄大逆光的日落画面似曾相识?是否发现日落的画面中的森林几乎失去了全部细节?如果你不太满意这些,就把太阳在画面中大胆地忽略掉吧,之后你就会发现更加富有表现力的云彩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云彩作为自然反光的物体,自身能传播太阳的红光,而且从而不断变化的形态更使创作充满着乐趣。最为重要的是有云彩的画面中,仍然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森林植被。当云彩遮住落日时,光线会在云彩的背后,从四周射出,云彩充当了天然巨大的柔光罩,光线柔和且色彩艳丽,画面极其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太阳接近云彩边缘时,云彩会出现一条亮色金边,要注意观察选择时机!等等!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主角,再绚烂的云彩也是为了映衬森林的辽阔与美丽,拍摄时不要完全被它们迷惑,要把握画面构图,清醒地进行取舍。
不要使用点测光
在森林山顶上拍摄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弃拍摄大逆光的太阳。在日落时进行拍摄,尽量不要使用点测光,平均测光模式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普通的单反相机,如果没有平均测光模式,则可以在正常测光的基础上加1至1.5挡的曝光补偿,方可得到正确的曝光。此外,拍摄时非常有必要在镜头前加一个遮光罩,可以有效地避免天空中的杂光进入镜头。此外,拍摄时非常有必要在镜头前加一个遮光罩,可以有效地避免天空中的杂光进入镜头。
简单3步 让你的森林更加明亮
当你从森林拍摄回来,你经常会发现带回家的图片颜色会“发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高画面的反差;但简单的拖拉曲线和色阶都很容易使照片中的高光和暗部丢失细节,下面我们介绍一种高反差保留的方法来调整照片的反差,使照片更加明亮
01使用高反差保留
Ctrl + J复制图层,在新图层上使用工具栏里的“滤镜”→“其它”选项,出现高反差保留(other > high pass)设置,适当地调节半径数值。
02使用USM锐化
高反差里设置的半径,等于usm锐化里面的半径;usm锐化的数量等于是高反差图层的不透明度,可以根据图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之后把图片混合模式改为叠加。
03调整反差
这时通常会引起过大的色彩偏差,可以适当地调节这个图层的饱和度,这个大家可以自己用界面上的“不透明度”进行控制。最关键的一步:调整图层样式。在图片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里面选择“混合选项”,我们看见下面有两个灰度条,我们按住alt键,同时将灰度条上的三角往中间拉(按着ALT拉三角可以把三角分开),一般来说我们倾向于把高光的部分向内拉得更多一些,拉之前丢掉的暗部,反差到这里算调节完了。
可以找一个代替物测光
当你希望拍摄的对象离照相机很远时,你不可能靠近被摄体测量局部的亮度,这时你可采取测量代用目标的方法。此时,你可以在近处选择一个与远处的被摄体亮度相当的代用目标,直接测量它的反射亮度,以代替对远处被摄体的测量。比如测量近处的树,以代替在远处山峰上同样的树;测量近处一棵大树的树干或丛叶,用来代替河流对岸的树木。但是在你采用这种测光方法进行测光时,你需要注意代用目标和实际被摄对象的受光情况必须一致,而且不要代替测光物体的背景影响它的读数,这样你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最终获得好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