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摄影艺术 生态摄影 佛性禅韵圣洁之花-莲

收藏

0

0

分享

原创 佛性禅韵圣洁之花-莲

天地在我心 2013-9-28 10:46:38
本帖最后由 天地在我心 于 2013-9-28 12:24 编辑

姿挺展,且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是神圣、圣洁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佛教以莲花寓意我们的心,教我们要时刻善护自己的心,始终保持洁净的内心,得住尘世长久的污浸渲染,仍能像莲花一样神圣。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象征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莲花 表意:出污泥而不染
佛教修行的目标是: 超脱六道轮回 成佛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间佛教中称为“五浊恶世而佛祖 身体力行 向众生示现了 从凡人走向成佛的道路 犹如 莲花 出污泥而不染 显示了它的纯洁无暇
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
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
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14.jpg
09.jpg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